学校要闻

愿有岁月可回首 最美莫过夕阳红

来源:新闻中心责任编辑:王天亮终审:发布时间:2018-06-06浏览次数:1269

编者按: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年过花甲,人生的下半场徐缓开幕,实现了“自由支配时间”的理想状态,农大离退休教师干部的生活,依然呈现别样的精彩:锻炼健身、打牌看报、唱歌跳舞、怡情养生、含饴弄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多年的工作惯性依然推动他们继续前行,尽己所能地以个人爱好特长影响带动学子,在党课培训、书法绘画、乐器演奏、文艺演出、教学科研等领域发挥余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明和谐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这些离退休教师干部们,是学校发展的前行者,是办学历史的见证者,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是农大的宝贵财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足球比分,足球比分直播获得感。校党委多次强调,要加快内涵式发展,让农大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师生员工。离退休老人们安稳舒适的生活状态,也正是学校繁荣发展的有力证明。为此,校新闻中心记者团进行了深入集体采访,老人们共同表达了一致的心声:希望八一农大发展越来越好,希望青年学子珍惜时光成长进步,希望祖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繁荣昌盛!

策划:新闻中心 离退休工作处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关心关爱老人的身体情况和晚年生活,校领导每年都要多次看望慰问离退休教师,并组织座谈会广泛听取老同志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落实政治待遇方面,坚持老干部阅文制度、学习制度、通报制度、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制度和座谈会制度以及专题报告会制度。在落实生活待遇方面,突出抓好离退休人员医药费、取暖费、报刊费和体检费等报销工作。同时,对场馆建设、文艺活动等给予大力支持。

  目前,我校有离退休人员663(离休18人、退休退养645人),其中党员216人。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的离退休活动中心是老人们安享晚年的“游乐园”,内设球类、棋牌类、舞蹈戏曲类、阅览电脑类等场所,大家在这里“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离退休工作陆续获得“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大庆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垦区“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为大学生做一件好事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

  最美莫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对于读者来说,下面这组老人访谈,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人生的剧透,他们的气质和状态会让我们隐约看到自己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以及如何对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和这个世界。

九旬老人热衷运动     锻炼谱写长寿秘诀

  面前的91岁老人张国卿,面容清癯、身板硬朗、声如洪钟,疾步跨上台阶走进离退休活动中心二楼阅览室,丝毫不见老态龙钟。如果不经人介绍,压根看不出来他竟已是耄耋之年。面对记者惊诧的眼神,老人哈哈大笑,“上个台阶算啥,我现在还天天打篮球呢!”然而惊奇不止于此,骑单车、滑旱冰、玩单杠、跑步、打台球,这些运动项目,不断刷新大家对老年人的惯常认知记录。

  聊天时,张国卿耳聪目明,思路敏捷,毫无迟滞。他介绍了自己的长寿健康秘诀:退休前是体育教师,坚持不懈数年如一的锻炼功不可没,生活作息要有规律,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喝豆浆,七点出门去体育馆投篮,每天投进七、八十个,然后就到阅览室看报关注国家时事,下午练习书法,有空就参加大庆市书画比赛等活动。老人极爱吃肉,尤其是红烧肉,保证每天都吃一两。他微笑着补充说,“还是要管好嘴,再好吃的东西也只吃八分饱。”

  张国卿育有三子三女,全部大学毕业,在教师、公务员、法官、注册会计师、工程师等岗位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现已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兴旺,人丁福禄安康,更是老人安享晚年的重要原因。

  老人最后说,我这个“九零后”要对你们这些“九零后”提点建议:青年大学生要注意锻炼身体、少熬夜,要学会坚持,很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青年人更要多关心国家大事,以健康的体魄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濡以沫齐并进  相守一生共白头

  走近声乐室门口,只见王崇申老人在台上弹奏着钢琴,爱人王翠萍在旁教大家唱歌,二老声情并茂的演奏相得益彰,使大伙儿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嘹亮明快的歌声回荡在整间教室,朗如珠玉;琴声悠扬连绵,婉转而不失激昂。窗外透过来的一缕缕阳光略有娇羞的照射进来,暖洋洋在照耀在每个人身上,静谧而美好。

  伉俪情深,齐头并进。机关退休干部王崇申老人和妻子王翠萍就这样携手在阳光和风雨中走过了几十年岁月。两位老人虽然都已76岁,依旧精神矍铄,笑呵呵地与我们交谈着,“义务教老人们唱歌,是每周四上午的必备项目,也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王翠萍老人,原老校区农大附中校长,笑着向我们讲道。

  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二老神采奕奕,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在风华正茂的时候相识,然后一路相知相惜。问及恩爱几十年的秘诀,王崇申说,“生活中我俩都会互相谦让,有事就商量着来呗,不会有什么争执,我俩都喜欢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旁的王翠萍老人乐呵地补充:“我俩也会分工,比如他负责去市场买菜,我就负责做饭”。夫妻俩每天下午都坚持去楼下散步、做运动,活动一下筋骨。

  年轻时吃苦耐劳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养成了老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每周星期四从未间断的歌声,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为大家带来快乐的初心从未变过。“每周教他们一首歌,到现在教了20多年,唱过的歌都数不清啦。”聊天间,王崇申老人还笑着说耳朵不好使,现在已经是带着助听器进行教学。“干得动就干呗,大家开心,我们心里也能感受到快乐。”老人爽朗的笑声不由让人肃然起敬。

  一路风雨,一路搀扶;一路成长,一路情深。如今,两老已经共同经历了半生风雨。在青年时代相遇相爱,再用一生的相伴相守去践行这世间最浪漫的事。喜逢盛世不言老,夕阳无限照山红。二老携手并进,相互搀扶,恩爱如初,真真切切地诠释了一句深情话语——“我们相爱一生,还是太短。”

时代老者     以德为先

  缓缓推开教室的门,扑鼻而来的是浓浓墨香,86岁的高寿老人章士奎正在挥毫泼墨。虽已白发苍苍,但他仍然容光焕发、耳聪目明,写起字来力透纸背。墙上、黑板上,粘贴了不少墨宝,行书尤其多,龙飞凤舞的字体中融入了老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聊天之余,老人闲适地坐在桌子后面,看着教室里认真练习的学生,脸上露出的是欣慰,是满足。运动是长寿的秘诀,每天老人从家步行到教室,中间还会绕着小区或者教学楼多走几圈,偶尔与老友们打打太极拳,真是令人向往的惬意生活。

  平静的晚年生活是对老人年轻时奋斗生涯的回报。章士奎的一生颇多坎坷转折。抗美援朝时期,他满腔热血要报效国家,于是放弃高考,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结束后,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跟随王震将军来到了北大荒。在这里,他不会耕种,不熟悉工具,更不了解农作物,就从头学起,成为种地好把式。考上大学,当了老师后,老人担任农大子弟校副校长,后来又在机关部处任领导职务,在不同岗位为学校发展做了贡献。

  关心时事的章士奎老人看了十九大报告后,对国家充满信心,说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脱贫计划,老人高举起大拇指。“民是国之根本,一切要从基础入手,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在国家高速发展的同时,八一农大也要加快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章士奎表示,为人师表就是要以身作则,先做人,后做事,以德为先。同时还必须要爱国,没有国,哪有家!”

坚守“看天”事业     倾情气象预报

  午后阳光暖洋洋的洒进客厅,82岁的蔡尔诚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慢条斯理地整理着他用毕生精力积累下来的气象资料,脚旁地上还堆积着厚厚一沓书籍、笔记本。看图、认字,都需要耗神费力,老人不时摘下眼镜凑近辨认,嘴里喃喃轻语,念叨着数据,认真的神态姿势像是一位才入职场的大学生。时光慢慢流逝,他乐在其中,不慌不急,因为这是需要一辈子投入付出的工作。

  蔡尔诚当过省劳动模范,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当过奥运会火炬手,拿过科技进步奖,他是夏季旱涝灾害预报专家,获得全国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奖……可当这一切繁花落地之后,他生命中留存下来的是最坚硬、也是最能支撑他人生的部分,那就是他不懈追求的气象事业!

  蔡尔诚的全部研究工作共经历了60年,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体会。1958年,在五九七农场,他和广大复转官兵一起经历着北大荒初期的拓荒生涯。一场瓢泼大雨下了两天两夜,望着被大水冲走的麦子,他立下“我要管天”的豪迈誓言。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蔡尔诚终于试验成功了利用夏季的波状低云预报预测短期暴雨和用冬季的波状低云预测第二年夏季旱涝,给农业生产提供了丰收的保障。他编写的《暴雨预报的云天气学方法》、《波状低云的天气研究——暴雨落区预报》两本专著,中国气象局科技查新机构在检索国内外气象文献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26月,蔡尔诚主持的“黑龙江省1950-2010年夏季旱涝前兆研究——中国夏季降水预测”项目顺利通过了总局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此项目在研究东亚季风区旱涝预测方面居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蔡尔诚年事已高,逐渐退出科研一线,“气象预报工作常年奔波在外,虽然辛苦劳累,但心无旁骛,意念执著,也能使人长寿。把毕生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书,传给后人,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用手轻轻摩挲今年初刚出版的反映其一生事迹功业的长篇报告文学《新夸父传奇》,望着窗外的恒久蓝天、飘忽白云,老人的思绪仿佛又放飞至“看天”的意境中。

悠悠岁月不老匠心    悦耳琴声华章连绵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记者在前往器乐室的路上就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走近一看,只见76岁的机关退休干部钟东明老人正坐在扬琴前,姿态优雅地弹奏着《浏阳河》。钟老看到我们来访,笑脸相迎,十分和蔼,神采奕奕,身体硬朗,丝毫不见老态。

  眼前的钟东明谦和沉稳、慈眉善目,谈笑间思路清晰、智慧内敛,丝毫没有古稀老人的模样。老人说,“心态一定要好,退休后不能没有事做。”每天八点就会来到活动中心,打太极、跑步、写词、弹琴、下象棋、打乒乓……丝毫不闲着,而自己平时也会做些家务,生活非常充实。“养形不如养神,调身不如调心”。调整好心态,有了好心态、好心境,也就有了健康身体的基础,心态对健康至关重要。“上医治未病”,最好的心情是宁静,一颗平常心,胜过灵丹妙药。

  时光悠悠,岁月流长。老人对生活满腔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却从未停止。在给记者们展示活动演出照片时,老人像极了一位欢脱的小孩,一会儿乐呵呵地讲述着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会又拿出演出词谱来念叨,十分有趣可爱。1989年在老校区成立的裴德峰乐团,一直到现在仍是老人指挥演出。“裴德峰还是贝多芬的谐音,老校区山清水秀,是个养育人的好地方呦。”老人笑着说出乐团名字的由来。 “乐团还需要我,我也热爱乐团,即使年龄大了,只要还能干的动,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谈及学校近年的发展变化,老人赞不绝口,“校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优化,校园整体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也是从内而外在向上提高。”老人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建议,“一定不要眼高手低,要勇于锻炼自己,社会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动手的人才。年轻时候不要懒惰,一分耕耘方能有一分收获。”

  谈及十九大盛会,钟东明作为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退休第三党支部书记感慨良多:“十九大报告的内容非常务实,是真真切切地在为老百姓着想,国家现在对人民从生活到精神层面的关注和关爱是越来越细致入微了。” 作为见证祖国成长的老一辈,老人由衷地感到自豪与欣慰。

常年勤练太极拳剑   身体健康利家利国

  在离退休活动中心的大厅里,伴着录音机里悠扬的音乐,一套太极拳行云流水,圆满收势,74岁的邸彦芝老人也结束了领练。跟随她走进会议厅,一进门便能看见挂满墙面的太极拳谱,这是她亲自写下来方便老人们记忆的。

  一进屋,邸彦芝老人便迫不及待地邀请我们坐下,讲述她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剑的经历,多年来一直坚持带领老人们打拳练剑,强身健体。同时,还打乒乓球、扑克、麻将等。聊天时,老人思路敏捷,神清气爽,幸福的微笑一直挂在脸上。“退休后,帮助子女带孩子、买菜做饭,日子过得很充实,自己和老伴由于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健康没病没灾,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国家政策也很好,真心感觉很幸福。”

  邸彦芝老人还深情讲述了家里的故事。建校初期,父亲在农大食堂担任管理员,她在农大老校区院里长大,长大后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选择留在农大子弟校当一名教师,经常为了辅导孩子们做作业,还要照顾家里的亲人,连饭都忘了吃。对教育的倾情投入和不懈努力,使她在1984年评选为“省级为人师表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邸彦芝还谈到了最近召开的十九大,对报告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些大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我们这些老人也要把身体保养好,这样才能更好的利家、利国。”

 义务理发数十载     台球技艺属一流

  墨绿色的台球桌边,身着棉马甲的钟武惠老先生执杆挺立,出手如风,例不虚发,让人无法将他和已至朝枚之年的老翁联系起来。在与学生记者的切磋中,他干脆利落的以绝对优势胜出,真是宝刀未老,豪气犹存。面对年轻人的惊佩目光,老人开心微笑,“我是台球组组长,专业赢业余是正常。”

  随后,钟老先生谦和地摆好椅子,招呼大家坐下聊天。随着了解的不断加深,对他更加敬服和羡慕。老人兴趣广泛,动静结合,钟情书法,擅长台球,虽已是82岁高龄,却仍为其他老人义务理发,有些人腿脚不方便,钟老甚至可以到其家里上门服务。其实,为人服务多年的钟老并未学过理发,是年轻时为自家孩子理发培养的技能,由此可见艰苦朴素是他践行了一辈子的信念。

  因为静态的生活难得受到打扰,记忆也保存得格外的长久。钟武惠透露,退休老教师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在农大校园内,因为这里不仅设施齐全,环境优良,更承载着美好的回忆,见证了他们那些逝去却不留遗憾的岁月。1959年入校工作的钟老,见证了农大的发展历程。他表示,有些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但农大人的精神是始终不变的,希望大学生们能切实做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学知识要做到“会、通、精”,全方面和谐发展,未雨绸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校史故事情独钟    踏遍青山人未老

  黑发略带灰白,精神旺健,走南闯北,68岁的农学院退休教师冯学民并不显老,也不服老,因为他心里有个宏大的写作计划,并正在矢志不移的推进。退休经年,他依然忙碌充实,忙着采访、撰文、出书,尽己所能地搜集校史故事,在钩沉探幽中挖掘学校的精神底色。

  半个多世纪以来,王震将军创办的八一农大,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从裴德困境办学,到迁校大庆跨越发展,由“半工半读”成长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本科大学。两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史》记录了这段历史脉络,《北疆学府英华录》《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裴德峰下花开时》《青春的底稿》《黑土学魂》等书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亲历者的生动细节。在冯学民看来,八一农大厚重的历史仍需挖掘,45年故园的环境生态也待展现,例如:王震校长究竟来学校多少次?每次到校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八一农大是如何创建的?一所大学为什么办在边陲乡野的裴德?垦大人有着怎样的45年迁校梦想?农大人还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裴德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如此等等。

  “2003年,为纪念学校迁址大庆,我撰写了《裴峰遗梦》,此后陆续又写了有关文字。2008年学校指派我主持续写《校史》,看到了足球比分,足球比分直播档案资料。退休后我开始全心投入到自己想干的事。”多年来,冯学民翻阅了19581962年学校全部档案和其它部分档案,特到国家农业部、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农垦局档案部门,查阅原农垦部和铁道兵农垦局档案,查找八一农大历史线索;采访了众多老同志,调查到许多无案可查的口碑和逸闻轶事;还在《中国东北角》等反映开发北大荒的书籍及一些农场史志中,搜寻有关八一农大历史的蛛丝马迹。至今,历经15载,写成《八一农大的创建》《王震校长在八一农大》《八一农大建校日和校名》《闲话裴德》等文章30多篇,共约20万字。内容分为4类:“垦大春秋”、“裴德峰下”、“印象垦大人”、“故园情思”,分别记述了八一农大前45年历史要事、老校区景物和发生的故事、几十位农大人的荣辱人生,以及八一农大曾经所在那片故土。通过这些片段,试图为老一代农大人留住记忆;更为现在和将来全校青年教师、大学生及其他人,了解八一农大那段历史、裴德老校区及周边状况,打开一扇窗口。同时,可读性的文稿可作为校史的补充,亦为今后校史的修订提供参考。这些文稿中有10余篇已经在《黑龙江史志》《红叶》《北大荒史志》和《八一农大报》等报刊发表。

  冯学民表示,多年来沉湎于此,首先源于兴趣。“自己向来喜欢历史,无论是中国史和世界史,还是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历史。在搜集撰写八一农大史料中,逐渐有了使命感。本人是农大子弟,耳读目染对学校有较多的了解,熟悉很多老一代八一农大人,即使是建校领导也有接触或见过。”但在访谈中,冯学民更感觉到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抓紧访问老同志,否则很多史实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王震校长在八一农大》记述王震15次来校中的2次,就是由建校初期元老王东新和李鸿昌提供;诗人郭小川在八一农大首示《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篇,是采访王法政老师所得……还从章世奎、甫玉科、张国薇等几十位老同志那里,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后会陆续整理成文,为八一农大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发挥作用。”

愿做教学督导     继续服务农大

  走进阅览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材硬朗的长者,虽已年近七旬,但依然精神矍铄,头发乌黑发亮,眉宇间透漏出一种刚毅正直的气息。王相友老师热情的同记者握手,兴致勃勃的开始了促膝长谈。

  退休之后的王相友喜欢滑冰,每天坚持体育锻炼,2011年被返聘为教学督导,继续服务着他热爱的农大。王相友曾在军队中研究畜牧医学,作为军队优秀的技术人员被首批推荐到解放军兽医大学,两年的大学学习之后,成绩突出留校任教。复员之后,他来到农大继续自己的教书育人生涯。“心系学生,服务学生”是王相友一直追求的目标,“我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让我闲下来我做不到,任教学督导期间,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教师的授课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谈到这儿,他又语重心长的说:“现在学生普遍还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如何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相友表示,我校迁到大庆后迎来了全新的跨越式发展,要将八一农大精神发扬光大,现在我国农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机遇期,希望八一农大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大学生的发展态势决定着学校的育人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更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衷心希望农大学子认真学习,成长成才,做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看得出来,即使退休多年,王相友依然保持着工作时的心态,念念不忘地惦记着自己服务奋斗几十年的八一农大。

老有所为不忘本    葫芦丝奏响多彩生活

  温和随性,微笑着走来打招呼的就是荀长春老师。因为刚刚退休一年, 所以在他身上还清晰可见曾在纪检审计处任职时认真严谨的处事风格和人生态度。荀老师目前把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业余爱好上,滑冰、羽毛球、篮球,葫芦丝和巴乌更是他的擅长和最爱,现在他还担任大庆市葫芦丝协会副会长。

  虽然退休了,但荀长春依旧给大学生免费上葫芦丝和巴乌的选修课,为退休老人开办葫芦丝初中级班。在他的带领之下,多位学生在第一届黑龙江省葫芦丝巴乌大赛上荣获金奖。可能是做了大半辈子老师的缘故吧,只要一提到学生时,他的神情里便满是欣慰和自豪。在被问到为什么还在坚持上课时,荀老师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想着为社会做些贡献,因为经历过曾经的艰苦岁月,所以更加珍惜感恩现在的美好时代。

  出身农村的荀长春跟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啊,不能忘根”。的确,人这一辈子酸甜苦辣不容易,任何时候都要想着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他用人生经历总结的经验让记者们获益匪浅,作为年轻人,作为农大未来的新希望,我们大学生更要牢记使命,践行农大精神。在谈到对未来的展望,荀老师说,希望学校趁着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东风,朝着教学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前行。

离岗不离党 退休不褪色

      “理想常在,信念常驻,宗旨不变,本色不褪。”一直都是金钟来的信念。“退休不退岗,多为学校做点事情。”69岁的老人谈起工作经历依然初心不改。

  农大搬迁至大庆以后,在密山裴德老校区还有100余名离退休人员常驻,金钟来作为老校区退休党支部书记,是服务管理员,是两地之间的联络员,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职能,及时传达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反馈老同志们的愿望诉求。同时,定期开展党组织生活,分发学习资料,组织理论学习,上党课,组织游艺活动,协助做好节假日慰问,诸多工作要他承担。虽然并未尽情享受暮年的悠游岁月,但他仍然乐在其中。“能够老有所为,为党组织做贡献,为大家做点儿事,使我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也找到了更强的归属感。”

  在职几十年来,金钟来坚守实验教师职责,勤恳敬业。他最擅长的是线路设计制作、电器维修,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退休多年来,他还一直坚持为离退休人员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总计上千件,广受大家欢迎和好评。

     “不尊重老同志就是不尊重历史,不关心老同志就是不关心自己的未来。”这是悬挂在活动中心二楼的的一幅书法作品,也是工作人员记在心底的座右铭。离退休工作处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学习教育,采取自学、听辅导和集体讨论等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党代会精神、党中央十八大及各次全会精神等。

  永葆炽热初心,紧跟时代步伐。老同志们到铁人纪念馆、大庆油田展览馆、廉政文化公园等地参观学习,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使大家受到教育、丰富知识、提高认识 、坚定信念。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根据离退休人员的爱好和兴趣,成立了书法、绘画、乐器、唱歌、乒乓球、台球、门球、棋牌、麻将、戏曲、舞蹈、轮滑、摄影、电子琴、太极拳共15个学习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都根据各自的爱好和兴趣开展活动。

  主题活动有声有色。每年元旦都以“庆元旦、迎新春、讲快乐、促和谐”等活动为主题,举办新春联欢会,80多名离退休人员参加演出,200多名离退休人员观看表演。同时还在庆祝建党、建军节日举办党建知识以及军事知识问答竞赛、书法展、诗朗诵等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手拉手”活动献真情。开展“为大学生做一件好事”活动为“大手拉小手”,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尊老、爱老、敬老、助老活动为“小手拉大手”,两项活动合称为“手拉手”活动。离退休职工中有12位老专家、老教授担任教学督导员和科技督导员,有10位老同志担任校园环境监督员,有3位老同志担任校园业余文化辅导员,有6位老同志为大学生艺术团指导教师。

  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路遥《平凡的世界》

后记:
  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因为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习惯于跃动的身影、激情的活动、赶超的姿态、慷慨的宣言、不羁的梦想、诗意的远方,却鲜见岁月沉淀的谦和宽厚、看轻得失的恬淡乐观、缓步徐行的闲散轻松、家长里短的细碎唠叨。

  走进离退休活动中心,看着这些白发老人安然闲适、老有所为、各得其乐、欢声笑语,观者会感觉时光似乎蓦然慢下来,动作轻缓起来,心里莫名的轻快,甚至会嘴角含笑。是的,人生逆旅有时候需要慢下来,走的太快,甚至会忘掉为何出发。慢下来,回首伫望农大如何困境求生,如何逆境崛起,如何取得当下的发展成就;慢下来,用心感受时代的进步,世事的变迁,体味现世安稳的日子真的来之不易。心静则安,能视宠辱如草芥,不萦怀、不沉溺;能视名利如浮云,不抱怨、不迷恋,就可得人生大情怀。

  这是一次新鲜的体验。当离退休教师坐在青年学子面前,便开启了校史故事的记忆闸门;当老人握住孩子的手,言辞恳切地嘱托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时,就是耳传心授的精神传承。多位大学生记者在采访后情不自禁地说:“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感觉很温暖、很亲切、很熟悉。”

  走在校园里,如若遇见这些步履迟缓、目光温和、面容慈祥的老人,我们会不自主的萌发孝老爱亲的情愫,“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开始的开始,生活是诗的样子,最后的最后,希望生活也还是诗的样子。生命啊,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无论前路是道阻且长还是坦途康庄,都愿你我岁月不老,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