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东北网:狮白鹅 寒地甜瓜 特色杂粮……来自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舌尖“黑科技”

来源:东北网责任编辑:刘璇美玉终审:发布时间:2021-04-23浏览次数:2216

东北网419日讯 (记者杨帆):

  为进一步展示黑龙江省涉农院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充分挖掘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涉农高校行”专题采访宣传活动。近日,记者来到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这所由王震将军创办的农业大学,感受北大荒精神的传承。

团队帮助农户接鹅雏

 苛刻培育狮白鹅品种补充40年未有畜禽新品种的空白

  种源是农业的“芯片”,振兴我国种业,八一农垦大学责任在肩。植物种子、家禽种籽都是解决关键的卡脖子问题。“只有牢牢把品种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才能有底气。”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技处处长徐闯说。而一个品种的选育需要漫长的过程,周瑞进团队培育的狮白鹅品种经过30余年的严苛育种培育而成。狮白鹅的育成,促进我省种子资源高效利用、解决畜禽品种“卡脖子”问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实施,实现黑龙江耐寒肉用父本配套系和耐寒高产母本配套系的自主繁育,并实现父母代种鹅全年繁殖生产,较目前市场白鹅种鹅产蛋数提高近一倍,补充我省40年未有畜禽新品种的空白,更为我国种业自主奠定基础。

玉鹅种养模式玉米地头饮水设施。

  培育自主品种,关键是让老百姓获益。狮白鹅研发推广团队王秋菊教授说:“我们做农业技术推广的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到是实实在在的利润,狮白鹅耐粗饲、好饲养,养殖达标,保证回收的闭环产业链。2019年和2020年,大庆市林甸县宏伟乡和青冈县中和镇三排六村分别建起狮白鹅雏培育基地,由村集体一次规范培育3000只鹅雏到15日龄,保证成活率,再发放给养殖户,不少贫困户不仅脱贫了,还实现了致富。狮白鹅养殖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地方乡村振兴。”

  一个好项目,不仅为中国掌握种源“芯片”带来底气,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更为农业提质增效和黑土地改良带来巨大影响。“狮白鹅在玉米地里生活,一方面降低饲料成本,另一方也为黑土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可谓一举两得。”王秋菊介绍说。2015年以来,狮白鹅研发推广团队已经拓展至黑龙江省内30多个市县区、25个国营农场、全国1262县区,指导养殖狮白鹅3000万只,直接利润超5亿余元,带动3万余人就业,7100多人脱贫。

  人们看到狮白鹅品种的选育带来种种的好处,而事实上,单单一个狮白鹅项目,却需要7个团队在肉鹅品种选择、鹅雏培育、饲养规模、疾病防控、饲料营养、饲养管理、中医开发等多方面进行研发,才保证狮白鹅及低成本生态鹅养殖模式的高效益和受欢迎度。

周瑞进教授现场指导

八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助农

  多年来,学校以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紧密服务农业发展实际需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农业成果示范推广转化为重点,大力推进校地、校企之间深度合作,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社会服务模式,不断推动现代农业改革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形成了一批具有高校特色的技术项目,如水稻种质资源创新成果、奶牛乳房炎免疫防控及监测技术、特色杂粮均衡营养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寒地高抗甜瓜塑料拱棚高效栽培技术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在建立了20余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与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结合省内产业结构布局建设八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与黑龙江垦区合作共建“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和“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与大庆市合作共建大庆设施农业创新研究院,与牡丹江市合作共建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安达市共建安达农业科技园区,与肇州县共同申请建设了大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庆市高新区合作筹建的大学科技园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科研所。探索出了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新模式,在科技服务领域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更好地服务垦区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搭建科技服务“大舞台”。

  “我们的农技人员到垦区、在农村特别受农民欢迎,得靠‘抢’”。校党委副书记徐平说。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终传承着北大荒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垦区、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如今,学校正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