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铃薯优质栽培及种质创新科技服务团队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优秀团队。团队成立于2016年,以马铃薯优质栽培、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研究方向,团队负责人金光辉曾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2013年),团队成员5人都是省、市级科技特派员,都常年服务于北大荒黑土地,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作用。团队成果突出,转化率高,服务社会效益好。先后育成4个马铃薯新品种,目前已转化3个,成果转化率75%。该团队已经成为一支黑龙江省及垦区最具农业服务能力的马铃薯团队。
马铃薯优质栽培及种质创新科技服务团队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主产区与马铃薯加工产区,其中北大荒薯业集团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境内还分布大大小小的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制品加工企业与加工厂,在这些企业带动下,黑龙江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较高。但以往的生产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优质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在生产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对农业和垦区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肥料的利用率低,过量使用问题比较突出,淀粉薯生产尚缺少统一技术标准,且多注重产量的提升而忽视在品质提升方面,尤其是淀粉含量和品质尚未有进行大范围的示范和推广。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致使马铃薯的原料薯收购价一直低位运行,而淀粉加工的成本则一直高位运行。为解决马铃薯产业的这种不良发展状态,以金光辉副研究员为首的马铃薯优质栽培及种质创新科技服务团队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与先进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与扶贫帮扶,帮助一大批马铃薯种植业者和加工企业成功摆脱困境,为黑龙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团队多年来社会服务和下乡活动年人均3个月以上,年培训新型农民及技术人员500人次以上,累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0余项,已经成为一支黑龙江省及垦区最具农业服务能力的马铃薯团队,帮助了一批又一批的种植户摆脱了贫困。
一、创制高淀粉品种,育种成果填补垦区空白
团队负责人金光辉育成的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垦薯1号”,是黑龙江垦区首个马铃薯新品种,也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校以来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新品种,填补了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该领域的空白。该品种的淀粉含量处于14%-19%之间,比生产上主栽品种高出2-4个百分点,即能高产抗病,又能满足淀粉加工的需求。目前每生产1吨淀粉,大约需要7-8吨加工原料薯,加工成本较高,已经制约了企业加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据权威部门测算,淀粉含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每生产1万吨精淀粉,可节约加工成本200多万元。该品种推广后,极大地促进黑龙江省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的发展,已在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
团队育成的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垦薯2号”,产量高,块茎干物质含量25.71%~29.51%,淀粉含量19.71%~23.51%,还原糖含量0.07%,田间抗晚疫病与多种病毒病,是又一优异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目前已累计推广面积3万亩以上。“红粉佳人”鲜食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干物质含量28.49%,淀粉含量19.90%,食用品质优良,口感甜面,香味浓郁,广受市场好评。正在进行品种登记的“垦薯3号”品种,红皮白肉,芽眼浅,淀粉含量15.26%,亩产量2307千克以上,抗性强。
金光辉(图左二)为龙镇农场马铃薯生产进行苗期诊断
通过这些高淀粉品种的选育,丰富了黑龙江省淀粉加工型品种的类型,为种植户提供了足球比分,足球比分直播、更高产、更优质的原料选择,基本淘汰了以往用低淀粉的菜薯加工淀粉的做法,使加工需要用专用品种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创新栽培技术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马铃薯科技支撑项目“东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中的“马铃薯优质生产技术研究及机械化、标准化技术示范”任务;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农业部及黑龙江北大荒集团重点科技示范推广项目“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西部垦区马铃薯大垄高台密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等;创新并推广宽垄双行密植栽培模式和“药肥一体化”防病技术;研发并推广马铃薯“四优一管”栽培技术,该技术是黑龙江省各地及垦区最新栽培技术模式,使农垦和地方马铃薯产量从1.6吨/亩左右提高到3.0吨/亩以上;淀粉加工原料薯的淀粉含量从13%提高到了16%以上,产量大幅提高,进而提升了北大荒薯业以及讷河、依安等地多家淀粉加工企业的淀粉及其加工制品的产量和品质,成效显著,引领了垦区及周边马铃薯产业现代化发展,为黑龙江省及垦区累积新增效益2亿元以上。其中仅“药肥一体化”防病技术在黑龙江垦区的马铃薯累计推广20万亩,示范区60万亩,该技术是与目前国内推广技术相比,降低成本约42%,仅此一项为黑龙江及内蒙东部马铃薯种植户降低防病成本1000万元以上。上述这些项目的实施及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作用,使黑龙江省贫困乡村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效益大幅度增加,实现了精准扶贫,助力了乡村振兴。
金光辉(图左三)与种植户一起查看马铃薯生长情况
三、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团队时刻践行“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服务宗旨。常年奔波于农场、农村的马铃薯田间和种植户及合作社,尤其是遇到困难的企业和个人粉条坊,团队以“点餐式”服务、田间指导、现场会、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技培训近千场次,累计培训农民数万人次,遇到贫困种植户更是积极扶持,从选种、选地到田间管理施肥、喷药都免费全程提供技术服务,经该团队扶持的一些贫困种植户现已成为种植大户,如林甸宋成强,二龙山霍继海,青冈县车成军等都已成为带动乡村致富的典型。林甸县林甸镇工农村四屯农民宋成强,五年前因自己种植的马铃薯总是产量低、品质差,几乎导致祖传的粉条加工厂倒闭,但是遇到团队负责人金光辉老师之后,金老师一直给予其大力扶持,免费提供种薯,帮他借马铃薯专用机械,指导他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机械种植,帮他改进技术提升品质。现在他每年种植马铃薯50亩以上,产出翻倍,增加产量10万斤以上,效益增收5-6万元,以宋成强自己的话说,他种植土豆“上瘾”了,“小土豆”带动大产业,他生产的宋家“笨粉条”远近闻名,因科学种植,小土豆变成“金土豆”。今年宋成强已与村里签约,带领十几个贫困户共同致富。金光辉老师2010年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第四届科技大会“社会服务奖”;2012年获黑龙江垦区第六届十大“优秀志愿者”称号;2013年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
“扶贫先扶志”,经过团队多年的扶贫帮扶与技术推广,树立了种植户种植马铃薯的信心,现在种植户都是抢着种马铃薯。马铃薯的效益上来了,种植户种马铃薯的意愿更加强烈了;兜里的钱鼓了,贫困户笑开了花。
“扶贫先扶智”,团队多年来活跃在技术培训与推广的路上,年均培训新型农民及技术人员500人次以上,为贫困户解决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问题解决了,种起马铃薯来更得心应手了;脑袋里知识更足了,种植马铃薯的信心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