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光明日报:建设好高标准农田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来源:光明日报责任编辑:李启涛终审:闯垒发布时间:2024-04-19浏览次数:1257

光明日报》2024年4月19日发表

□ 李翠霞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在黑龙江省虎林市虎林镇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施工队伍正在修建乡间道路,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虎林市将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目前正抢抓春耕前的工期,确保建成后“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让昔日的“望天收”变成高产田,让种粮农民多打粮,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强调“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明确部署。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13个粮食主产省共建成高标准农田约占全国建成面积的70%。这有力提振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为实现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坚实基础。实践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能大幅提高耕地产出能力,还能显著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综合效益,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本增效500多元。不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我国农地资源分布零散,“一亩三分地”增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难度,目前剩余待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较大比例分布在丘陵山区,多数为旱地,建设难度不小。此外,一些地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建轻管等问题。

  让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粮食安全压舱石,还需下点硬功夫。首要的是尊重农民意愿,算好高标准农田“三本账”。第一本是增产账,通过完善农田设施,水稻亩产可增加60公斤,玉米亩产可提升至750公斤,真正实现藏粮于地。第二本是增收账,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械化率提升,农技应用更加广泛,农业生产人均可增收600元。第三本是增效账,过去每人每天最多插两亩秧苗、收获一亩玉米,如今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插60亩秧苗,一台收获机一天能收获上百亩玉米,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让广大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更好激发农民参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

  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成一块护一块”。据计算,建成一亩高标准农田需要投入1500到3000元不等,如果全部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项目建设资金,财政压力较大。引入社会力量,探索多途径资金投入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开辟了融资新渠道。“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建好的同时还要用好、管好,这也是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主体责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探索通过新增耕地指标收益筹措后期管护资金新思路。

  提高投资标准,让土地焕发新活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2020年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别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加强”到“持续推进”再到“提高投入标准”,三年三大步,按照先易后难建设原则,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2023年东北和京津冀等地区遭遇罕见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农田遭到严重破坏、设施损毁,也需要增加投入标准。这要求各级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支农惠农优先实施项目,适当提高建设补助标准。

  春耕的红火中孕育着秋收的喜悦。只有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扎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长效“篱笆”,才能确保粮食在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作者:李翠霞,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